晶报评:有书院的城市是令人亲切的
深圳有市民文化大讲堂,有读书论坛,有各种各样的周末讲座,但是,这些都不能代替书院,不能代替书院所拥有的独特“气场”
昨日下午,作为第十届文博会分会场之一的凤凰书院迎来了首场讲座,开讲嘉宾为对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有着深入研究的著名学者刘梦溪,他讲的题目是《中国传统价值理念在今天的意义》。
顺着这样的题目,我们也可以来探讨一下书院在今天的意义,叩问书院在今天的文化价值。我们需要知道,对城市以及城市的人文积淀来说,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一座书院意味着什么?
书院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从岳麓书院到*洞书院,某种程度上,一部文化传播史也就是一部书院史;从朱熹到王阳明,众多先贤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讲学于书院,他们的重要学术研究成果不少是在这一过程中完成的。
正是因为书院有着传道济世、兼容并蓄、自由讲学的特征,以及其天然具有开放的治学精神,近来,书院文化在历经近百年的沉寂后开始悄然复兴,不但一些高校尝试恢复书院文化,实践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一些地方也纷纷兴办现代书院,凤凰书院即是其中一例。凤凰书院位于著名的凤凰山风景区凤岩古庙下,由国内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亲笔题写院名。今年文博会期间,将邀请一批知名学者前来开讲,使之成为传播智慧、传承优秀文化的高端交流平台。
对深圳来说,凤凰书院的创办也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生态的进一步丰富。深圳有市民文化大讲堂,有读书论坛,有各种各样的周末讲座,但是,这些都不能代替书院,不能代替书院所拥有的独特“气场”。我们希望,凤凰书院能秉承城市的开放、创新特质,在铸造城市人文精神、“寻访”人文价值等方面进行更多有益探索。我们也相信,随着更多学者受邀前来讲学,凤凰书院不但会成为城市的一种新地标,也会成为更多人的一把心灵“钥匙”。
一座有书院的城市,是亲切的,妥帖的,有温度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