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人饭前测血糖和饭后,那个检测标准更 [复制链接]

1#

『糖尿病』顾名思义就是尿中有糖分,因此许多人以为应当验尿液中是否有『糖』,其实也是没错,但是尿中可以验出糖分时,代表CC血液中葡萄糖已经超过毫克,如果是饭后检查,正常人可能也会有尿糖,但如果是饭前,那可以说已经较为严重,代表糖尿病可能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糖尿病起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致使淀粉类或糖类食物经消化系统转化成单糖,经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中,因没有足够的胰岛素作用,细胞无法充分利用糖分,使过多糖分滞留於血液中,导致血液中糖分过高。血液中糖分浓度高到使肾无法再吸收时,糖分便会排到尿液中,就產生所谓的糖尿。

糖尿病初期,血糖浓度还不是很高,所以在尿中不会出现糖分,因此需要定期身体检查,检验有关血糖的数据(包含饭前、饭后血糖及糖化血色素)才能早期发现。

检查糖尿病如果只检查尿液中糖分,因為尿液中的糖分浓度会受到饮水量的影响,是无法正确评估糖尿病的轻重。目前抽血检查血糖数值最常用的是检查空腹血糖与饭后2小时血糖,检查方法是先抽饭前血糖,待进食淀粉类食物(如:米饭类食物)二小时后,再抽测饭后血糖。正常人饭后血糖约比饭前高20~30mg/dl,糖尿病患者饭后比饭前血糖高过50mg/dl以上,严重的可能超过~mg/dl。

检查饭后血糖,可提供医师评估治疗药物剂量的多少,在初期糖尿病筛检也很有帮助,因糖尿病初期,饭前血糖往往是正常,若只检查饭前血糖,很多初期糖尿病会因此漏失时机,测量饭后血糖即可测出血糖有上升,当得知饭后血糖已经有上升,便可在饮食上加以控制,如能加上适当运动,则可避免或延缓糖尿病的恶化,也可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当饮食控制及运动后,使体重逐渐降至正常,因而使血糖逐渐恢复正常。

测量饭后血糖时会因饮食的多寡而受影响,如饮食量较少,可能使饭后血糖也维持在正常范围,因此错过前期糖尿病检查出来的时机,另有一项筛检糖尿病的利器,糖化血红蛋白(GHb)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人体内红细胞在细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因些糖化因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它则不受饮食多少的影响,也不受限饮食后多久才抽血的时间限制,更不受身体暂时状况(例如:感冒或睡眠不足等)的干扰,可以稳定呈现30天内的平均血糖,更准确的检查出前期糖尿病,更能提供医师处方的参考。

一般糖尿病人查血糖:一查空腹血糖,二查饭后两小时的血糖。对于空腹血糖正常值范围,很多人都想了解这一问题,特别是现在糖尿病的患者已经越来越多了,很多人就害怕自己会患上这样的疾病,在平时就会特别的重视自己的血糖的变化,大家应该了解正常的空腹血糖值。

1、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毫克/分升)。

2、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3、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4、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