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十分重要。在疫情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非紧急医院就诊。随着后疫情时期到来,糖尿病患者管理应该如何调整?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母义明教授提醒,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的“战役”,坚持规范的药物治疗是关键,同时,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心理调适,必要时请专业的医生进行心理干预,以健康的心态和持久的行动来配合治疗。
糖尿病防控重点在前期
据了解,年我国20-79岁成人中约1.亿患糖尿病,居世界首位,而且这一数字还在缓慢增长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比这个数据更惊人的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即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数量庞大,以年数据来估算,中国大约有15%,即2亿人左右处于糖尿病前期,这与糖尿病症状隐匿、疾病认知度低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人群只要进行干预,很容易恢复正常。所以糖尿病前期是进行干预的黄金时期,要是错过了黄金期,越往后干预难度越大。”母义明教授表示,“尤其是餐后血糖升高和空腹血糖升高的这组人群,他们在短时间内就会变成糖尿病患者,但是如果干预及时,绝大部分都能恢复正常。”
因此,在全社会加强糖尿病防控的健康宣教,引导大众养成定期体检的健康习惯,平时注重血糖等健康指标的检测,是实现糖尿病早诊早治的关键。而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平时要注意科学饮食、规律锻炼、劳逸结合等,尤其是要注意饮食的搭配,加强对体重的管理,避免肥胖,这都有利于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提高依从性是治疗的关键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的“战役”,这使得坚持规范的药物治疗成为患者需要面对的又一大难题。
从公开数据来看,目前已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只有约1/3的患者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治疗依从性差是血糖不达标的重要因素之一。依从性主要受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患者对疾病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是与服药的数量和频次有关,服用的药物种类、数量越多,吃得越频繁,依从性往往越差。
针对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母义明教授表示,首先要加强健康宣教,让患者更深刻地了解疾病控制的重要性,才能让他们更自觉地进行健康管理。其次,调整药物的服药形式和频次也是主要方向。目前,GLP-1受体激动剂在提高依从性上做了很大的改善,度拉糖肽药物顺应性好,简单、方便、满足了很多患者的需求,且属于周制剂,一周一次更容易坚持。母义明教授表示,如果这类GLP-1RA周制剂的药物能够进医保,对患者来说,无论是从依从性上还是经济负担角度来讲都会比较有益。
控糖同时要关“心”
糖尿病需要综合管理,不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