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导读: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是糖尿病患者一种严重并发症之一,既往认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极为少见,但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持续增高和临床检测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案例也出现一定的增加。而且一旦发生,患者病死率高达50%以上。老年人病死率更高,可达80%。因此,对糖尿病乳酸性酸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乳酸性酸中*病因分类
乳酸性酸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组织缺氧,乳酸生成过多,或由于肝脏病变致使乳酸利用减少,清除障碍,血乳酸浓度明显升高引起。乳酸性酸中*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先天性乳酸性酸中*由遗传酶的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酶、丙酮酸脱羧酶),造成乳酸、丙酮酸代谢障碍引起。而获得性乳酸性酸中*根据病因主要分为A型和B型。
A型:由组织缺氧引起,见于各种休克、贫血、右心衰竭、窒息、低氧血症、CO中*等。
B型:非组织低氧所致。(1)系统性疾病引起:见于糖尿病、恶性肿瘤、严重感染;(2)药物及*素引起:多见于双胍类、果糖、可卡因、甲醇、乙醇、儿茶酚胺等。
诊断
乳酸性酸中*是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对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正常空腹静息时静脉血乳酸为0.5~1.5mmol/L,当机体缺氧及肝肾功能受损时,血乳酸积聚达2~4mmol/L为高乳酸血症,乳酸≥5mmol/L,PH值≤7.35(动脉血)时可确诊为乳酸性酸中*。对于口服双胍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如出现严重的酸中*而血酮体无明显升高,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临床表现
患者起病较急,有深大呼吸(不伴铜臭味)、神志模糊、嗜睡、木僵、昏迷等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缺氧引起者有发绀、休克及原发病表现。药物引起者常有服药史及各种中*表现。系统性疾病引起者,除原发病症状以外,以酸中*为主。但本病症状与体征可无特异性,轻症者临床表现可不明显,可能仅表现为呼吸稍深快,常被原发或诱发疾病的症状掩盖,应注意避免漏诊或误诊。
表1乳酸性酸中*与其他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鉴别
治疗
(1)对症治疗、去除诱因、控制感染、改善心肾功能、停止使用引起乳酸性酸中*的药物。停用双胍类降糖药,卧床休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液体出入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动态监测患者血糖、电解质、血乳酸和血气分析变化。
(2)迅速纠正脱水,补液扩容可改善组织灌注,纠正休克,利尿排酸,补充生理盐水以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与组织灌注。如患者无心力衰竭,开始补液速度应较快,2h内可输入-ml,补液量一般在第一个24h总液量-ml,严重者-ml。
(3)纠正酸中*,根据情况确定补充碳酸氢钠。当动脉血PH<7.1时可考虑补碱治疗,以每小时(50-)mmol/L的速度补充碳酸氢钠,PH>7.1时,停止补碱。
(4)胰岛素的应用。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控制血糖(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此剂量安全有效,且较少引起脑水肿、低血糖及低血钾。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改用5%葡萄糖液加普通胰岛素(按每3-4g葡萄糖加1U胰岛素计算)。
(5)如患者有严重心肾疾病,酸中*明显,尤其是因苯乙双胍引起的乳酸性酸中*,可进行透析。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的预防
乳酸性酸中*预后差,病死率高。因此预防乳酸性酸中*的发生尤为关键。预防乳酸性酸中*,首先要避免易感因素。(1)严格掌握双胍类药物的适应证,有肝肾功能不全、缺氧性疾病及一般情况差者忌用双胍类。二甲双胍引起乳酸性酸中*的发生率低于苯乙双胍,因此建议尽可能选用二甲双胍(目前临床已基本不使用,但在中小型城市糖尿病患者中含有该成分的药物仍在使用);(2)使用双胍类者在遇到危重症时应暂停用药,改用胰岛素治疗。
此外,临床医生应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告知各种降糖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加强血糖监测。避免患者活动量过大,产生乳酸过多。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认识低血糖、乳酸性酸中*和糖尿病酮症酸中*的区别,定期复查各项指标。
参考文献:
[1]高伟波,朱继红.乳酸性酸中*与危重症[J].疑难病杂志,,10(2):.
[2]罗彩云.糖尿病乳酸酸中*病人的急救与护理[J].全科护理..12(34).
[3]吴畏.糖尿病乳酸性酸中*15例的临床治疗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11).
[4]尹延伟;张中东;胡爱民.糖尿病乳酸性酸中*23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