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PUDF郭晓蕙教授糖尿病注射 [复制链接]

1#
精彩导读

年5月7日,年北大糖尿病论坛在北京湖湾会议中心顺利召开。在下午的血糖控制技术专题中,医院的郭晓蕙教授作了题为“糖尿病注射技术新进展”的报告。

郭晓蕙教授

随着糖尿病治疗发展,一些注射类药物也有所注增加。除传统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外,GLP-1类似物往往也需要注射应用。同时,糖尿病早期应推荐应用胰岛素类似物。但是,注射应用带来的给药不便捷性限制了胰岛素类似物的广泛应用。目前,国际上针对胰岛素类似物注射开展了大量研究,包括各种皮下注射技术、微针系统的改进等。年FourthInjectionTechniqueWorkshop(FITTER国际专家小组)召开工作组会议推荐采用新一代注射方案。不过,目前的胰岛素注射技术仍有改进空间。

目前皮下注射的局限性

①注射针的长度是统一的,有必要探讨儿童、成人及不同体重指数(BMI)人群所用的长度是否需要有所不同。尤其对于儿童,注射针的长度与安全性直接相关。另外,目前注射针的最佳长度仍存争议。

②注射部位的选择仍存争议。鉴于胰岛素的结构组成及吸收模式不同,其注射部位选择也应有所不同。此外,在同一部位连续注射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注射部位需要进行交替。

③注射并发症。胰岛素注射时经常会发生注射渗漏,这可能会导致潜在感染、剂量不准确等问题。此外,皮下脂肪增生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及血糖控制,故有必要针对皮下脂肪增生进行相关干预。

皮下注射的新技术

1注射针的长度与管径

目前患者广泛接受注射针≤6mm的针头,对儿童而言现更推荐使用4mm针头进行注射。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