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逐渐升高,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我国格外的突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4亿,疾病负担沉重。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1.多吃少动
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摄入的糖脂肪、蛋白质越来越多,同时,运动量越来越少,缺乏锻炼,消耗减少,从而导致肥胖,肥胖又是作为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环境
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刺激诱发幼年型糖尿病的病例日益增多,导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
3.老龄化严重
年纪越大胰岛细胞的衰竭就会更加的明显,就会导致胰岛素的缺乏,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诱发糖尿病的发生。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好发人群。
4.医疗技术提升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对于糖尿病的检测手段提高,发现率上升。
糖尿病治疗的控制标准是什么?
1.血浆葡萄糖
在空腹的状态下:4.4—6.1为良好,6.2—7.0为一般,7.0为不良
非空腹状态下:4.4—8.0为良好,8.0—10.0为一般,10.0为不良。
2.糖化血红蛋白
小于6.2%为良好,6.2—8.0%为一般,大于8.0%为不良。
血红蛋白糖化是一个缓慢的、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与血糖浓度和高糖存在时间相关。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浓度,不受每天血糖波动的影响,对高血糖和血糖波动较大时有诊断意义。
3.血压
小于/80mmHg为良好,/80—/95mmHg为一般,大于/95mmHg为不良。
糖尿病、高血压分别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会增加脑血管病、心肌梗死、心衰和肾衰的发生率,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压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上述的血压控制标准需要结合患者年龄适当的调整。
4.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男:小于25为良好,小于27为一般,大于(包含)27为不良
女:小于24为良好,小于26为一般,大于(包含)26为不良
通过运动及饮食疗法,控制体重,会刺激胰岛素受体增加,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降血糖有很大的帮助。
5.血脂
总胆固醇:小于4.5mmol/L为良好,大于(包含)4.5mmol/L为一般,大于(包含)6.0mmol/L为不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1mmol/L为良好,1.1—0.9mmol/L为一般,小于0.9mmol/L为不良;
甘油三酯:小于1.5mmol/L为良好,小于2.2mmol/L为一般,大于(包含)2.2mmol/L为不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2.5mmol/L为良好,2.5—4.4mmol/L为一般,大于4.5mmol/L为不良。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的缺乏引起糖代谢障碍而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脂血症。当血脂代谢正常时,可减轻或恢复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管并发症,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糖尿病现在已经逐渐是一个大众化的慢性疾病,发现时要及时调理,有什么疑问都可以评论区里说一说。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