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想惯出糖尿病,这7件事最好别做,记 [复制链接]

1#

这个世界的变化真快,就在几十年前,人们还处在无知比较匮乏的年代;而今天,我们却因为日益丰盈的物质条件,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健康隐患。而其中又以高血糖、糖尿病、高血压等最为多发。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与遗传、环境,以及后天的饮食行为习惯等相关。

先天和环境的因素没那么好改变,但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却是可控的。而据相关报道显示,偏偏是日常行为习惯导致的糖尿病发病率更高。这就说明,管好自己的嘴、迈开自己的腿,显得尤为重要。

多半糖尿病是“惯出来”的,以下几种行为,你有几条呢?

一、有慢性疾病,但不用心控制

临床上,有个学术用语叫“代谢综合征”。像大家熟悉的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等都属于这个范围,一发而带动其他问题的出现。

二、长期久坐,平日运动还少

有数据显示,近十年来,糖尿病的患病人群逐渐出现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年轻人的工作、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年轻人,白天需要长期伏案办公,下班后要么加班、要么坐着刷手机等电子产品。鲜少有人能坚持规律性的运动,再加上长期吃外卖的人也不少,所以,年轻人也逐渐成为糖尿病的“后备军”。

要知道,每天坐在看电视1~2小时的人,比看电视时间1小时之类的人得糖尿病的可能性高9.2%。而当久坐时间超过4小时,风险将提高到5倍。

三、爱吃高热量食物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大量进食高热量食品,属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饮食中如对高热量食物不加节制,时间久了,血脂升高、体重和腰围也是蹭蹭的往上飙。而肥胖与糖尿病关系向来密切。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女性腰围≥80),也就是大肚子人群,更容易中招。肥胖会造成胰岛素抵抗,提高了风险。

四、偏食精米白面

一般来说,精米白面是家庭中主要的主食,以一个普通家庭为例,早餐是包子馒头、稀饭偏多,午餐吃米饭或面食,晚上还是米饭或面食。然而,长期偏爱精米白面,会加重胰岛细胞负担,其敏感性也会降低。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应多食粗粮,这是因为细粮容易导致血糖的升高。

五、睡觉打鼾

医学上把睡觉严重打鼾者,可出现呼吸暂停、胸闷憋醒、白天嗜睡等症状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缺氧会对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产生影响,导致细胞对正常浓度的胰岛素反应不足,这样更容易引起血糖升高。

六、长期晚睡熬夜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容易出现血糖水平异常的情况,增加患II型糖尿病可能性。长期熬夜会导致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释放增多,胰岛素的降糖能力减弱。整晚安睡从生物学上来讲非常必要:你的身体每晚都需要充足睡眠,如果能休息好,白天就有精力做更多事情。所以,如果不是费熬夜不可,劝你还是不要熬了,与其晚睡,不如早起,一举两得。

七、吸烟酗酒

由于烟草中含有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物质,当大口吸入香烟时,会使人精神兴奋,血管收缩。而血管收缩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都会使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使抑制胰岛素分泌的物质分泌增多,血糖升高。如果经常饮酒,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升高,并对肝脏产生沉重的负担,肝脏在酒精的长期刺激下,会发生硬化,从而对糖元的储存发生影响,这对血糖的稳定极为不利。

八、长期不良情绪

虽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人是高等动物,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能比较好地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任由不良情绪蔓延、并长期占据自己的头脑,如紧张、焦虑、恐惧等,就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也间接地抑制了胰岛素分泌。

所以大家如发现自己有3~4项符合,那要开始注意了,也许你的身体正在奔赴慢性病的路上。

结语: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的确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以上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但是,我们必须引起重视,不能破罐子破摔,或者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那么多人都这样也没见怎么样。要知道,身体是一天一天毁坏的,如果不着手改变一些高风险性的行为习惯,等到真的出现健康问题的那一天就后悔莫及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