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消渴症糖尿病发病机理 [复制链接]

1#

糖尿病,西医名词,中医称谓消渴症,糖尿病只是消渴症的一部分而已,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又称消瘅、肺消、消中。古人认为消渴病变脏腑在肺胃肾。如古代中医传统观点多认为:燥热伤肺,则治节失职,肺不布津;燥热伤胃,则胃火炽盛,消谷善饥;燥热伤肾,则肾失固摄,精微下注。凡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情志失调,气郁化火,或劳欲过度,耗伤肾阴,均可诱发该病。禀赋不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劳欲过度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如《外台秘要?消渴消中》说:“房劳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古中医从业者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

消渴病日久,则易发生以下两种病变:一是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消渴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由于阴阳互根,阳生阴长,若病程日久,阴损及阳,则致阴阳俱虚。其中以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二是病久人络,血脉瘀滞。消渴病是一种病及多个脏腑的疾病,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且阴虚内热,耗伤津液,亦使血行不畅而致血脉瘀滞。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且消渴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也与血瘀密切有关。故此,民国以前的中医学者还是遵照上中下三消来辨证论证:上消(肺热津伤)证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质红少津,苔薄*,脉洪数。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中消(胃热炽盛)证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苔*干,脉滑数。治法清胃泻火,养阴生津。下消(肾虚精亏)证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甜,口干,头晕,腰腿酸痛。舌质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益肾,健脾扶阳。

宇宙为总包一切之“大一”与极微无内之“小一”构成,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一”寓有“小一”,“小一”中又涵有“大一”,两者相兼容而为用。中华古代哲学的太极原理认为:一切事物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这种阴阳属性具有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特征,即独阳则不生,孤阴则不长;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等。太极图的阴阳鱼形象地表征了事物运动变化时阴阳属性周期性变化。这就是宇宙的万物万象的阴阳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阴阳消长周期性运动规律。这就是太极阴阳原理,也就是万物生化,天地自然之道。我从太极阴阳鱼图中悟出~扶阳育阴,滋阴扶阳~的原理,再结合奇门遁甲原理与所学古中医体系,研究出了六仪三奇糖尿病调理体系,这套调理以道为载体,以太极为中枢,从阴阳切入,以水土合德先后天思维为用,此套体系疗效极佳……

糖尿病不仅仅是古代中医学者所说的肺热、胃燥、肾虚,而是一个涉及五脏六腑经络营卫阴阳正邪的系统性血液病,情志失调为其本因,初病多为阴虚火旺,肝肾亏损,中病阴虚火旺转化为气阴两虚,燥热入血,后病气阴两虚转化为阴阳俱虚,瘀血阻络。其实,所有的糖尿病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痰湿,瘀血!4年前,我就能做到45天至50天时间内,能将病人粘量,绸性,味腥,紫黑色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血液,粘,绸,腥一律消失。我认为糖尿病本身就是缺糖,是低血糖而非高血糖,只不过,血糖不呆在脏腑,而跑到血液中,故而使血液变成粘质、绸性、从而导致经络阻塞,由此,病人的血液味更腥,血液颜色越来越黑!

这个原理说穿了,也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术体系!糖尿病人为什么血液是粘量,绸性?为什么其血液味腥?颜色紫黑?这一切皆因为血糖不呆在糖尿病人的五脏六腑,而是跑到其血液中,将病人经络堵塞住,血液无法正常流动所导致。如从血液中血糖转回到五脏六腑,血液当然能得到净化,但这个技术体系需要时间,但如从淤血、湿热、燥火切入,则显得不难,基本技术体系为化瘀、祛湿、清热三者拟方用药,故而50天内能给糖尿病人一股鲜红、干净,不粘不绸不腥,色泽新红的血液。糖尿病人在用中药调理期间,空腹血糖出现升降沉浮是很正常的事,西医凭这个血糖数值高低标准,来断病人糖尿病是否康复或好转,太儿戏了!主管血糖的胰岛线只是脾脏的一个小开关,有点类似水龙头,这样分析,就直接将肝当成自来水管,将肾水当成自来水~~肝气郁结,情志失调是发病本因,而肾阴之水枯干导致肾脏阴虚火生,肝肾亏损,肾阴之水不足,故其河床水道泥沙逐渐聚积,即经络中的痰湿与瘀血聚积过多,从而阻塞经络,令其血滞气阻。

简而言之,糖尿病必从肝、脾、肾着手入切,兼调肺胃,通经络化瘀血。由于糖尿病的病变累及肝、脾、肾,兼有肺、胃,以及五脏六腑合经络营卫,阴阳气血,治愈较难,常易复发,部分病例日久出现阴阳两虚,续发多种严重并发症,治疗困难,常死于并发症。怒伤肝,恨伤心,恼伤肺,怨伤脾,烦伤肾~病由心生,治病先寻根,只有从根部着手,才能药到病除,健康平安。要想彻底治好糖尿病,用中医中药调理五脏六腑经络营卫阴阳气血是理想之道,想其永不复发,糖尿病人必须改善生活习惯,改善饮食习惯!附录:范无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