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蜜月期”,一般是指1型糖尿病人在发病初期接受胰岛素充分治疗数周或数月后,胰岛功能部分缓解,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糖友只需要少量胰岛素甚至不需要胰岛素治疗,也能使血糖水平维持在接近正常或正常范围之内。
但“蜜月期”维持的时间不会太久,大约半年至一年,之后,胰岛功能会进一步下降,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维持血糖正常。
有研究显示,部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人也可能出现“蜜月期”这部分糖友使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后,血糖水平得到控制,早期胰岛功能的持续性衰退得以缓解,出现血糖控制良好、甚至不需药物治疗的“蜜月期”,这段时间可长达数月至数年不等。
“蜜月期”的出现,不仅减轻了糖友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糖友的胰岛B细胞功能,延缓了病程的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糖友的生活质量。
哪些糖尿病人有“蜜月期”?大部分1型糖尿病人
大部分1型糖尿病人的胰岛功能并不会在发病初期完全衰竭,如尽早进行积极的胰岛素强化治疗,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可解除糖*性,使尚存的部分胰岛功能得以“休养生息”。
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
2型糖尿病病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体重指数25者。
空腹血糖11.1mmol/L(mg/dl)者。
尚未开始正规治疗的糖友。2型糖尿病人的“蜜月期”治疗各有不同,没有统一的用药标准。
由于每位糖友的病程长短、残留胰岛细胞功能和血糖*性严重程度等存在差异,所以2型糖尿病治疗应强调个体化。也就是说,针对不同人群,强化治疗的度也有所差别。
但值得注意的是,初诊的2型糖尿病人,如果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则不适宜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而应以加强运动、严格饮食控制和适当服用双胍类药物为主。
两大法宝赢得“蜜月期”“蜜月期”为糖尿病人胰岛功能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时机,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糖友并没有重视并抓住这个时机,而把“蜜月期”作为轻视糖尿病危险的理由。
研究显示,在2型糖尿病病程平均进展3~5年之后,胰岛功能会出现加速衰竭的趋势。
换言之,在患糖尿病3~5年之后,胰岛功能的衰竭几乎不可能恢复,常常表现为原有控制血糖良好的治疗方法不再有效,血糖进一步升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糖尿病新患者需要早治疗、规范治疗并改善生活方式,争取获得“蜜月期”,让“蜜月期”长些、更长些,从而在今后与糖尿病作战的过程中更多地获益。
强化治疗初诊的糖尿病人,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胰岛功能状态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保护胰岛功能,争取获得“蜜月期”。
如果胰岛素水平非常低,建议选择胰岛素完全替代治疗。但对有以下情况的糖友不建议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如:有严重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水平、年龄较大或有心血管事件等。
在选择接受强化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病程小于5年、超重或肥胖、空腹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友,获益更多。
如果“蜜月期”后出现血糖水平再度恶化,可酌情再做一次强化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2型糖尿病人还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通过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来减少机体脂肪含量,必要时也可适当使用胰岛素增敏剂,以尽量延长“蜜月期”。
享受“蜜月期”不可掉以轻心糖尿病的根治在目前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能够获得“蜜月期”是广大糖尿病人的福音,但值得强调的是,糖友在获得“蜜月期”后切莫掉以轻心、盲目乐观,自以为糖尿病已完全治愈。
殊不知,“蜜月期”一旦结束,高血糖就会卷土重来,尤其是1型糖尿病人,在“蜜月期”后胰岛功能会快速减退,必须注射胰岛素,若不重视血糖监测,很容易诱发急性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因此,处于“蜜月期”的糖友应注意,"蜜月期"是保护或恢复胰岛功能的机会,不可马虎、放纵地享受“蜜月期”,而应积极监测血糖,同时管好嘴、迈开腿,以乐观、科学、健康的态度做好糖尿病的防治。
本文为健康科普,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