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糖尿病患者每个人的情况都有不同,且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多种并发症也需预防筛查,更需要综合治疗。今天总结12个对糖尿病人和内分泌医护人员都非常有用的图表,以供大家参考。
注:医院抽静脉血浆葡萄糖(单位:mmol/L)
数据来源: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提示:1、家用血糖仪测出来的血糖数值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是否得糖尿病了,医院抽取静脉血检测才能确诊。
2、非糖尿病人若首次发现空腹血糖水平超过5.6mmol/L,即应该警惕糖尿病前期的存在,宜及早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若筛查结果正常,建议每3年至少复查一次。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组为准。
数据来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
数据来源: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数据来源: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数据来源: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年)、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ADA
表6: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血糖关系对照表
提示:由于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精确反映即时血糖数值,因此,监测糖化血色蛋白值是无法取代日常的血糖测量。
数据来源: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表8:常用胰岛素种类
数据来源: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提示:短效人胰岛素或预混人胰岛素,需要餐前30分钟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临餐前注射或餐后立即注射即可。
注:TC为总胆固醇;HDL-C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为甘油三酯;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a:为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
数据来源: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数据来源: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年版)
提示: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间要根据自己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
血糖监测的频率
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点,包括餐前、餐后2h、睡前及夜间(一般为凌晨2~3时)、运动前后、怀疑低血糖时,治疗低血糖至恢复正常后,驾车前等,均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决定。
-本期话题-
关于血糖监测和控制,你有哪些经验和总结?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给我们
往期热文回顾
★甲状腺癌“全球地图”发布,中国居于何位?★
在看你就赞赞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